top of page

呂秋遠:爸爸們,孩子不需要比你強!

作者: 呂秋遠 律師

父親必須體認,孩子不需要像你,更不需要比你強,他有他獨立的人格,只要他開心,你就開心,不是嗎?

圖片來源:插畫│顏寧儀

其實,你可能還不知道,你們夫妻之間的爭執,原因不是來自於孩子,而是來自於你對孩子的態度。

我知道你很愛孩子,然而他出生以後,你始終沒有意識到你已經是人父,而不是單純的人夫。他到三歲,還不能說出完整的字句,你生氣;他很慢才學會走路,你不開心;他六歲生了一場重病,你說他體質怎麼這麼差;他八歲對英文一竅不通,你說他不像你;他身材瘦小,你罵他不吃飯;他不愛念書,你說他跟媽媽一樣;他不愛運動,你認為他找藉口。

你覺得你很愛孩子,但是始終不能理解,為什麼你沒辦法跟孩子有親密的互動。

神隱父親的「不肖」情結

讓我來對你說個故事,有個孩子,他在母親懷孕時,醫院沒有發現他在臉部的腫瘤,在出生後也一直無法切除乾淨。出生以後,他的長相就格外「與眾不同」。母親對於這個孩子,始終無怨無悔的照顧與關懷,甚至對於醫院可能的疏失,也提出告訴。然而,在訴訟的過程中,父親始終扮演神隱的角色。直到訴訟結束,我總算有機會跟父親談上話,他確實是愛孩子的爸爸,但是他對於孩子的狀況,始終不能釋懷。

「我的孩子,怎麼可以這樣?為什麼是這樣?為什麼是我?你知道我帶他出門的時候,要承受多少異樣的眼光嗎?」他連續問了四個問題,然後給我的答案是:「我累了,我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。」

他的太太,看這個孩子的眼神,跟他完全不同。太太的眼神是閃亮的,即便這個孩子在顏面上與一般人不同,但是她始終對於這個孩子的態度是熱情與幸福的。

唯獨對先生,她無可奈何,話語中全是無奈。

「繼續這樣下去,我會跟他離婚吧!」她說:「因為他經常告訴我,他沒辦法接受,他的小孩為什麼是這樣的情況。」

他愛孩子嗎?他愛。他願意半夜帶孩子去看診、隨時買玩具給孩子、對於批評孩子的人,他很介意、他已經為孩子準備一筆龐大的醫療費用。然而,媽媽就是認為他不愛孩子。

他愛,也不愛。他愛,但無奈;他不愛,因為孩子長相奇怪。

中華文化中,所謂的「不肖子孫」,是一個很有趣的詞彙。在《孟子‧萬章上》有云:「丹朱之不肖,舜之子亦不肖。」意思大概是把「不肖」兩個字解釋為不賢明、不像祖宗。

父親在看這個孩子時,經常把「不肖」或「肖」,做為疼愛的標準。當孩子不肖,不論是外貌、能力或是品格,這時候父親就容易放棄對於孩子的愛,尤有甚者,會為孩子設定高標準,認為孩子就是應該要比父親更強、更壯、更有成就,否則就會以鄙視的眼光看著孩子,儘管嘴裡還是會說,孩子平安健康乖巧就好,但是骨子裡卻對於孩子的「不肖」,深感遺憾。

你只是參與者,不是帶領者

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經常會期許自己是帶領者,然而其實在角色界定上,如果是參與者,或許會更理想。父親如果無法體會孩子從出生以後,就是獨立的個體,他的所有一切,本來就可「肖」、可「不肖」。然而當父親以「肖父」的標準,對孩子求好心切,甚至對於孩子的挫折無法接受,或者把對自己的期望轉嫁到孩子身上,就會有不同的發展歷程。

母親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時,她會陪伴、會參與,偶爾會帶領;但當父親用嚴厲的領導角色去觀看孩子的表現,就會讓父親與孩子同時產生不斷的挫折感,母親則是對於父親「盡力」的表現不以為然,夫妻之間因為孩子的困擾,而產生更多的爭議。

我知道你很盡力,但是親子關係必須要「盡心」。所謂的盡心,並不是告訴孩子,你要比我更強大,而是告訴孩子,無論你將來是什麼樣子,我都是愛你的。你不需要像我、不需要像媽媽,你只要做好你自己。你像誰、想要做什麼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不可以傷害自己與別人。

孩子不需要像你,更不需要比你強,他有他獨立的人格發展過程。而如果不像你、表現也不理想,這些本來就都是他人生中必須經歷的過程,只要他開心就好,不是嗎?重點是,他開心,你就開心,不是嗎?

Source:親子天下雜誌

Recent Posts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